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行政区域名汉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行政区域名汉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汉代州的来历。州的长官称什么?
州的来历:州作为行政区划,在西汉时期萌芽发展,到东汉宣告形成。自元封五年,始在郡之上又设了十三行部,每部派一刺史,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(国)。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,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。东汉末年,地方多事。中平五年,朝廷选重臣出任刺史,称州牧,掌一州军民。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。至此,中国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县两级制度变为州郡县***制。十三个州为:司隶(治雒阳)、徐州(治剡县)、青州(治临淄)、豫州(治谯县)、冀州(治高邑)、并州(治晋阳)、幽州(治蓟县)、兖州(治昌邑)、凉州(治陇县)、益州(治雒县)、荆州(治汉寿)、扬州(治历阳)和交州(治龙编。兴平元年(194年),又分雍州。则至汉亡,全国有十四州。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。
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?
地方行政区域的变化:秦汉时期,实行的是郡县制。现在中国是行省制,而郡县制反而在日本。
东汉时期,出现了州。就是恢复三皇五帝时期的“***”设想。汉代***,实际上变化成十三州。于是郡县制,变成了州郡县三制。唐朝时候,废除了郡,直接就是州县制。唐代中期又演变为道、州(府)、县***制。
宋代时,又称道为“路”,所以宋代是路(道)、州(府)、县***制。唐宋时期,全国大多数时候是十三道(有时是十五道),类似于汉代的十三州。而唐宋时期的州,已经不是汉代的州的含义了,当时全国已经几百个州了。这也就是今天各个大城市如“广州”“郑州”的来历。
省的来源。
(1)汉武帝时,在宫廷设置“内朝”,叫做尚书台,目的是削弱“外朝”的丞相权力。东汉时期的尚书令,就成为实质最高权力中心,丞相反而是虚职。三国时期,曹操担任丞相,权力重新回到“外朝”。东吴和蜀国,同样也是丞相制,例如诸葛亮也是丞相。
(2)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后,废除丞相制,同时,他又将“尚书台”移到宫廷外,也就是外朝。此时他将“尚书台”改成“中书省”。中书省就成为权力中心。
(3)司马懿的后代建立的晋,又将“中书省”分拆成三省:尚书省、中书省、门下省。
(4)隋唐宋三代均***用“三省六部制”。三省:尚书省、中书省、门下省。其中尚书省位阶最高,尚书省又下设吏部、户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工部,共六部。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叫做尚书令(尚书仆射),尚书令实质上就是宰相。
(5)元朝时期,三省合并成一省,只有“中书省”。但元朝开始实行“行省制”。就是将原来只有中央才有的“中书省”,在地方***也开始设置“行中书省”。即行动的中书省的意思。但后来“行动的省”,逐渐变成了固定的地方治所。这也就是今天省的来源。
省,最初的意思是“反省”的意思。孔子说,任何人都应该“日三省乎己”,皇上也需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。最初曹丕设立“中书省”,就是帮助皇上反省的机构。后来逐渐演变,元朝时变成了行动的“反省机构”,再后来,就变成了固定的反省机构,就变成了今天的各省市的“省”。
日本的***设置,仍保留古代中国特色。例如日本的地方行政区域叫做“县”,源于汉代的郡县制。日本的外务省(外交部)、卫生省(卫生部),就是类似古代中国的那种“中书省”的中央机构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政区域名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行政区域名汉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